呓山
一缕炊烟、一抔黄土、一排盘虬卧龙的老树、一群脸上写满沧桑的人……这样的“一”在作家郭万新的笔下,犹如电影里纷杂而过的画面,虽一瞬间闪过,却又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乡村抑或是乡愁,在这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眷恋故乡的人,在心底埋下的那一粒种子,就是乡愁。无论走到哪里,最怕的是乡音未改鬓毛衰,怕的是登高望远,再也不见魂牵梦萦的故乡影子。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薪火传家》是又一部描写乡村变迁的力作,该书书写普通山村的前世今生,见证农耕社会的转折变迁,揭开历史底蕴的厚重积淀;以寻常家族的血脉延续,书写芸芸百姓的命运浮沉。
在纪实文学这一领域,作家郭万新连续推出了《吉庄纪事》《耕读世家》《薪火传家》等系列文学作品,其中最新推出的《薪火传家》更是通过记录一个拆迁的乡村人文历史,为乡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在一步步推进,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却不能随着乡村的消失而消失,事实上,传统文化有一种蓬勃顽强、绵长久远的生命力,在这本书上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薪火传家》全书共29万字,从见善思迁、五世其昌、超群越辈、随遇而安、隔墙有别、左支右绌、木秀于林、大起大落、田畯野老、西口漫道、往事纷繁、身既零丁、坏裳为裤、沉舟侧畔、泽被无声、留守以待、去意徊徨、何为命运18个章节来记录白堂这一北方小村庄。一户族人,一方水土,休戚相关,根祖与共。祖先的守望和足迹,一草一木,凝结成人们永不消失的记忆。村庄将逝,但留下了梦魂萦绕的乡愁,也留下祖先的足迹,烙印在每一位后辈的心扉。乡愁在,根就在,乡村是中国人的灵魂归宿,乡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书中所描写的朔州市平鲁区白堂村即将消失,但绝不是消亡。一个最普通的北方小山村,在无数间土窑茅舍的断壁残垣中,积淀了传统文化的沉厚底蕴,记载了崇德向善的家族传承,留下了一个家族诉说不尽的乡愁和植根瘠土的根脉。
在以往的文学作品中,农民往往是愚昧、贫穷和守旧的代名词,比如人物形象往往并不立体,他们的姓名也动辄就是狗剩、石头、王大、李二之类,尚无些许文化蕴含。而在《薪火传家》中,我却感到了震撼。在书中,张瀚勣、张耀祖、张勋、张映蟾、张鹏举、张诚华、张润福……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不再遥不可及,仿佛他们就是我们身边活灵活现的人物。
如书中第14章里提到的张润福,虽然时代有些久远,可是他的故事却又如此的真实,从村里的会计到开办乡镇企业,半个世纪的故事,虽然浓缩成几千字的文字,但其字里行间所折射出人的命运跌宕起伏,能及时抓住幸运的垂帘,无疑不给人一种振奋。
的确,从作家郭万新的这几部乡村纪实文学来看,不难发现,作家郭万新以一种“中国味道的中国故事,中国情感的中国叙事,中国乡土的中国时间”,对漫长乡村历史进行了个性化的触摸,将极具人类学、中国文化符号的典型意义的山西小村落的乡风、乡情,逐渐积淀成难舍难割、挥之不去的绵长的中国北方乡愁,这正是作家郭万新超越了自己,超越了他人的地方,更体现了他坚定的文化自信。
无怪乎著名评论家白烨先生评价说:“郭万新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了即将消失的农耕文明的耕读文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建立了一个文字的纪念馆,将对今后乡村文明的延续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看似不动声色的语言,实则包含了作家郭万新的写作理念,他就把乡土民俗、中国农民的生活状态,用笔真实记录下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看似农村生活离我们渐行渐远,但当有人重拾起来并赋予它历史文化内涵时,它便重新具有了弥足珍贵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雨果曾说,时代的每一个浪潮都在文化遗物上留下自己的冲积土,每一代都留下自己的一层,每一个人都填上自己的石块。白堂如此,白堂人如此。事实上,中国的所有乡村、所有在乡村中汲取生命滋养的人莫不如此。
其实仔细想想,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千千万万的农民可谓是创造历史的主角,而留存于农村的传统文化以及留存于乡愁中的文化自信才更值得我们深思。
先说传统文化,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全盘继承,正是由于文化自身的有机性。例如,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力量、生活方式、道德与风俗习惯,它们在文化整体中的可变性是各不相同的。智慧力量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性和传世性。我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经典著作中的智慧往往具有超越性,可以反复为后人提供智慧力量。而生活方式会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文化中,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也是多变的。没有不变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但在变化中又有不变的东西,这就是一个民族的传统。
再说文化自信,说到底是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在民族遭遇危机时,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浴火重生的精神支撑。提倡文化自信的立足点是促进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某种意义上讲,乡村就是文明的脐带,没有文化与历史的乡村是苍白的、漂泊的。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其报告中提出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至今仍令无数人动容和回味。乡愁,不应伤感在诗人的吟诵里,更不应飘渺于思乡者的喟叹遗憾里,而应具化于乡村的一缕炊烟、一抔泥土、一抹草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