呓山

窦大夫祠的美丽与哀愁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9 点击率:910次

   双塔凌宵,崛围红叶,土堂怪柏,烈石寒泉,天门积雪,汾河晚渡,蒙山晓月,巽水烟波;太原的古八景中,有四处集中在上兰村附近。在十三四岁时,我曾随父亲多次攀爬崛围山,领略秋高气爽的愉悦;今天再次来到北郊,为瞻仰令孔夫子止步黄河,悼念一代贤人的窦大夫。 ­

   印象中窦大夫祠,因地处偏僻,又是纪念两千年五百多前的一位贤人,免不了和“年久失修”这类词沾亲带故;而当它出现在我面前时,我顿时羞愧于自己的无知,然惊叹于古人对窦大夫代代相传的敬意;幽静,深邃,它的美就像久居深闺的才女,给了世人回眸一笑的惊艳。正是因为窦大夫高尚的品德和治水的功绩,令当地老百姓世代膜拜,将一位故去的地方官员,一步步崇敬成为能祈雨造福的神灵。小小的屋檐下,立着七八通高大的功德碑,信仰传递的力量竟是如此的惊人,让这座不知修建于何年何月的祠堂,才能完整的经历了数千年风雨的洗礼。 ­

   整座祠堂最美的建筑,要数修建于元代的献殿,它跨越了不同的建造时代,却与主殿严丝密合的融为一体,沉淀了岁月色泽的木质在阳光下展露出浓烈的古香古色,剔透的八卦形藻井,抛开了宋代建筑一贯的华丽繁琐,虽然层层叠加的斗拱依旧轻巧细致,但少了装饰,多了几分通风透气的实用。支撑献殿的木柱,有罕见的粗壮,和厚重的元代门板上沥粉贴金装饰的金龙,让人无限遐想这小小的祠堂,曾经有着怎样的辉煌和庄严。阳光从参天古树的枝杈中垂落,平铺在新制好的一对楹联上,上书“太行峰巅,孔圣为谁留辙迹;烈士山下,普贤遗泽及苍生”,圣贤的故事总是那么的历久弥新,让人感怀。 ­

  窦大夫祠的西面,就是著名的烈石寒泉,烈石山尚在,而泉水却不见了踪迹,只留下了宋徽宗俊美的瘦金体“灵泉”二字,在泉口的上方依稀可辨,当年“得烈石泉,势始汹涌”的汾河水,如今安静而缓慢的行走在山间;忽然心中隐隐作痛,在千年之前的宋时,太原因山水秀美,城市繁荣,被推举为中国的八大天府之一;如今,唯成都一地留天府之名。昔日的繁华早已化作过往云烟,若不是看过确凿的资料,我也不会相信家乡太原,曾有着锦绣龙城的美誉。 ­

  曾经的美丽,今日的哀愁,我宁可美人迟暮,也不愿看她被埋没在历史的烟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