呓山

临县道情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1/19 点击率:1487次

     临县道情是流传在晋西北的临县以及吕梁山沿黄河一带的一种地方小剧种。临县曾是一个道教比较盛行的地方,至今到处可见老君庙、真武庙等道教建筑。我国的道情有两大类,即 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临县道情属俗曲道情。

  清末民初,临县道情发展到鼎盛时期,艺人辈出、班社林立,道情之声遍及城镇乡村。其活动范围,除我省临县外,遍及方山、柳林、中阳、离石以及陕北的榆林、延安地区。据民国初年的资料记载,当时仅道情班社就有100多个。同时,也涌现出大批著名的道情艺人,郝维藩、刘斌俭、郝永华、刘全新、秦芝田、赵新宏、刘恒艾、刘荣成被称为道情“八大名角”。民国初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半农半艺的道情戏班演出活动较多。随着中路梆子的发展壮大,道情艺人开始兼学唱大戏,出现了一批“风搅雪”班子,既唱道情又唱梆子。临县道情在表演程式、伴奏乐器、艺术风格、班规习俗上均受到了中路梆子的影响。

  传统道情戏一般集中在农历十月至次年二月、与当地的“伞头秧歌”也叫“大会则”配合进行表演。有时婚嫁祝寿、庙会开光、孩子满月和谢神还愿时也表演。临县道情的音乐既有庙堂古典音乐的味道,又有浓郁的晋西地方风味。其唱腔、曲牌,是由起源于唐代的道教音乐、吸收临县民歌和其他剧种的优秀成分形成的。伴奏乐器由“文八仙”和“武八仙”组成,其中主要乐器有文场四大件(管、笛、笙、胡乎)和武场四大件(渔鼓、简板、小镲、木鱼)组成。临县道情表演上注重生活气息,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旦角多行快步、碎步,与轻快的道情音乐节奏相协调。须生的表演以坐唱为主,保留了道情说唱时期的痕迹。

  临县道情的剧目丰富、古老,各个历史阶段均有不同的优秀作品。传统剧目以反映道教故事为主,如描写韩湘子出家修道的戏就有11部,统称为“韩门道情”,其中以《经堂会》、《高老庄》为代表。地方小戏多数取材于民间生活,主要反映劳动人民的悲苦境遇和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生活,唱词和道白通 俗易懂,如《秀才挽蔓菁》、《郭 华卖胭脂》等。新中国成立后, 排演了现代剧目50余部,从早 期宣扬道家离世高蹈的神仙故 事逐渐转向了世俗生活,不再 具有宗教色彩,而以反映农民 的现实生存环境为主,成为纯 粹的民间艺术。

  临县道情唱腔丰富,有着 “道情九弯十八调,几个调调一大套,套套里头有弯弯,弯弯里 头有调调”的特征,同时衬字虚 腔利用得当,避免了衬字虚腔淹 没唱词的缺陷。由临县道情“七 字调”、“十字调”创作的著名唱 段《翻身道情》就是巧妙运用衬 字虚腔的典型范例:“太阳一出 来咳呦号哎咳哎咳哎咳咳咳 咳—— 满山红哎哎咳哎咳依 呀。”虽然衬字不少,但由于集中 用于填补虚腔,既不影响唱词, 又以明快热烈的衬字抒发了感 情,因而收到了极好的演唱效 果。1949年歌唱家李波唱着《翻 身道情》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 节,并获三等奖,从而使临县道情传到了世界各地。

  如今,临县道情发展前景不佳。临县道情剧团就驻扎在省城太原,这支以年轻人为主力的队伍主要以演出歌舞为主,偶尔清唱几段道情。临县道情的国家级传承人张瑞峰认为,临县道情在当地还是很有市场的,老百姓在婚丧嫁娶的时候还是喜欢请临县道情班社去演出。不过,当地的年轻人已经没有很多机会看到道情演出,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家乡还有这样一个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