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山西:脱贫“摘帽”之后的再攻坚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7/20 点击率:2200次

      “三伏天”的大同市云州区,晴空万里、花香四溢。蔚蓝的天空下,朵朵绽放的黄花随风舞动,村民们快乐地忙着采摘,将这片塞上沃土点缀得如诗画般美丽。
  作为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黄花产业已成为云州区的主导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今年4月中旬,经省政府批准,大同市包括云州区在内的阳高、灵丘3县退出贫困县。按照计划,该市其余的3个贫困县广灵、天镇、浑源,也将于今年全部退出贫困县。
  贫困的退出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贫困县来说,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巩固和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脱贫后返贫,才是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防止返贫更是一场攻坚战

  “多亏有了扶贫超市帮扶的粽子真空包装设备和资金,把俺村老少爷们的日子带活了。我家光包粽子一项就赚3万多元。村里30多家贫困户跟着干,也都摘了帽。现如今,俺们管家堡的粽子是小有名气了。”阳高县管家堡村村民管卫军兴奋地说。
  “扶贫超市”是大同市的创新扶贫模式,上架的是在公共基础设施、助学、医疗、劳动力转移、交通、农业等领域一项项需要帮扶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由基层干部通过民意调查、实地考察进行筛选,由县、乡镇分类细化汇总,放进“扶贫超市”项目库,并通过线上线下向全社会公布,由爱心企业家认领。
  管家堡村曾是阳高县远近闻名的穷村子,700多户村民大多靠种植玉米、杂粮过活。该村过去就有包粽子的传统,已经延续几十年了。改革开放以来,他们不断做大做强,努力形成发展规模。大同市创新了扶贫超市这一精准扶贫新模式以后,8家企业认领了全村9个扶贫超市项目,尤以粽子最为突出,村里一年就收入300万元,带动全村经济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该县把摘帽作为新起点,把巩固视为进行时,脱贫之后不歇力,夯实产业抓巩固,进一步重点打造以设施蔬菜、杏果、全产业链生猪养殖、旱作农业为主导,黄花、特色养殖、中药材种植、光伏产业等相辅相成的扶贫产业体系,为农民织牢收入保障网。

脱贫户有了防止返贫保险

  “我们家以前就是种玉米,产量不高,一年最多也就只挣两万块钱。”月收入不足2000元,使右玉县马营河村王凤女一家的生活颇为拮据。她说,自从家里搞农家乐旅游,收入可比原来种地强多了!王凤女一家的生活,就和她们村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由于生态条件差,村民们只能靠种植一些杂粮为生。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4年。这一年,因为退耕还林政策,村子周边的生态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恢复。村容村貌的变化,不断改善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右玉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提供了“美丽”资本。
  去年8月,省政府批准右玉县退出国定贫困县,紧接着,朔州市平鲁区、山阴县两个省定贫困县相继退出。朔州成为我省第一个整体脱贫摘帽的地级市。
  脱贫以后怎么做?朔州采取财政出资的方式,在全省率先设立脱贫(防贫)保障险,为贫困户再加一道防线。通过和中国人寿朔州分公司、中国人保朔州分公司等保险公司合作,对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处于贫困边缘的低收入非贫困人口实行脱贫(防贫)保险全覆盖。按照“政府主导、政企合作、贫困户受益”原则,由财政出资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非贫困人口投保,承保机构具体实施脱贫(防贫)保障险理赔方案,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脱贫人口不返贫,低收入非贫困人口不致贫。

筑牢防止返贫的防线

  “过去出门打工,找不下活干,现在村里建起养殖场后,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一年打工的工资加上企业分红收入将近4万元。”许拥军是中阳县下枣林村人,和他一样,村里有30多户贫困户在山西桃园紫云生态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工,实现了脱贫致富。
  2018年6月,中阳县顺利通过国务院第三方专项检查评估;8月,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以后怎么办?中阳县没有因脱贫摘帽而满足和止步,及时召开全县巩固提升奔小康动员大会,及时把驻村工作队调整为“巩固提升奔小康工作队”,明确提出要把工作重心转到“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振兴乡村发展”上来。并响亮提出:2018-2020年的三年是全县脱贫摘帽后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规划的衔接期,全县要按照“着眼后三年、衔接三年后”的思路,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中阳县委出台的1号文件《关于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在落实“增收、减支、补短”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巩固、提升、振兴”,进一步加强动态管理、精准施策,确保脱贫群众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
  目前,全县基本建立了在家靠产业、外出靠就业的“产业+就业”全覆盖稳定增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