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冩煡鍙戠幇

自媒体如何能传播的更远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7/9/2 点击率:2360次

一、概念界定: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媒体融合(融媒体)
(一)媒体(传统媒体):
媒体(media)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传统四大媒体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个概念是我们开始分析所有后来概念的基石。
     关于媒体传播过程的解释,结合传播学中经典的 5W 模型,实际上就是传播过程所需要具备的五要素:谁(Who,传播者)→说了什么(Says What,信息)→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媒介)→向谁说(To whom,接收者)→有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传播效果)。
传统媒体时代,只有权威组织机构才具有媒体资质,它们通过传统媒介(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渠道)传播信息,传播对象可以是任何人。
总结:点(权威组织机构)——面(大众)

(二)新媒体:
1、概念:相对于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即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
2、特点:
①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也就是说,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介变成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介;
      ②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点——点)传播者由权威媒介组织变成了所有人。不过第二个特点在新媒体发展早期并没有被强调,直到自媒体迅速发展,普通个人作为传播者才引起广泛关注。

(三)自媒体:
    1、概念: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2、特点:重点是“普通大众”,即自媒体的核心。传统媒体把传播者和接收者区分得很清楚,是一种“自上而下”、“点对面”的传播方式,自媒体打破了这种不公平的传播方式,它强调普通大众也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者和接收者的界限被模糊,传播方式转化为“点——点”。
    3、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关系:自媒体是一种特殊的新媒体,它对新媒体中的传播者做了更严格的限定。当把新媒体的传播者限定为“个人”时,它们就成为了自媒体,例如:个人博客、个人主页、个人日志等等。

(四)融媒体(媒体融合)——与媒介融合的区别
    1、概念:“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2、与媒介融合的区别(不细说)
①首先要说请“媒介”和“媒体”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虽然学界业界基本不分,上知网上看一下论文就知道了,各种论文各种混淆这两个概念...)
媒介:就是信息传播的渠道、信道、工具和手段。是信息传播载体与搬运者。比如电话、纸张等等。
媒体:有两个内涵。一是媒介,如上所述。二是从事信息产品生产、加工并加以结构化、发布的社会组织。比如记者,山西日报社,山西新闻网。
说白了,一个是传播信息的介质,一个是介质与运用介质传播信息的人和组织。再说白点,以纸媒举例,媒介就是一张报纸和纸上的文字(文字是媒介内容的传播形式,由于承载着意义,也可以叫做媒介),媒体就是这张报纸、纸上的文字和生产报纸的人和队伍,包括设备、技术等等。
②媒介融合和媒体融合有啥区别?是指多个媒介组织通过竞争、兼并、重组成一个媒介集团。则是媒体融合,如果媒介所有权也实现了融合,那就是媒体融合,如果没有,那就是媒介融合。(举例我们和山西新闻网的关系,实际上是媒介的融合)
二、新媒体——自媒体
(一)特征(优势):
     1、平民化个性化
     2006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封面上没有摆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现了一个大大的"You"和一台PC。《时代》周刊对此解释说,社会正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正在成为"新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上内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创造者。
从"旁观者"转变成为"当事人",每个平民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网络报纸"(博客)、"网络广播"或"网络电视"(播客)。"媒体"仿佛一夜之间"飞入寻常百姓家",变成了个人的传播载体。人们自主地在自己的"媒体"上"想写就写""想说就说",每个"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传递自己生活的阴晴圆缺,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
     2、低门槛易操作
     对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言,媒体运作无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去维系。同时一个媒介的成立,需要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层层核实和检验,其测评严格,门槛极高,让人望而生畏,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在像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快手、一直播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根据服务商提供的网络空间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创建属于自己的"媒体"。其进入门槛低,操作运作简单,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发展迅速。
     3、交互强传播快
     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得益于数字科技的发展,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可以经营自己的"媒体",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作品从制作到发表,其迅速、高效,是传统的电视、报纸媒介所无法企及的。自媒体能够迅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受众也可以迅速地对信息传播的效果进行反馈。自媒体与受众的距离是为零的,其交互性的强大是任何传统媒介望尘莫及的。2012年,明星鹿晗发了一条微博,几个小时内评论过亿,为此,鹿晗还获得了世界吉尼斯的认证。


(二)自媒体平台案例

1、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数据挖掘的推荐引擎产品,它为用户推荐有价值的、个性化的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新型服务,是国内移动互联网领域成长最快的产品服务之一。 它由国内互联网创业者张一鸣于2012年3月创建,于2012年8月发布第一个版本。当用户使用微博、QQ等社交账号登录今日头条时,它能5秒钟内通过算法解读使用者的兴趣DNA,用户每次动作后,10秒更新用户模型,越用越懂用户,从而进行精准的阅读内容推荐(今日头条:你关心的,才是头条)。截至2016年10月底,激活用户数已经超过6亿,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4亿。9月27日,宣布与京东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用户特征:
o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o年龄在 18-30 岁之间;
o男性多于女性。
平台特点:
o优势:读者翻阅文章时,就已经记录下了每个人的阅读偏好,并会在每次读者大开客户端时,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算法为读者推送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也就是说即使写的第一篇文章,即使没有一个订阅者,也有可能获得10W+的阅读量。
o劣势:愿意为知识付费的用户少。
入驻今日头条,成为今日头条的作者之一,需要注册头条号——“你创作的,就是头条”。
通过手机号注册,并填写自己(或者企业)的认证信息,通过审核就可以入驻今日头条的头条号——试用期开始,也就是你每天能发布一篇文章,个人建议,想要早点过新手期,最好发文章-原创-1000字左右,且其中至少有一段话是显示五行字以上的!一定要注意,选择的什么领域,就写什么领域相关的文章,切记中间不要乱跳领域写。——那么很有可能你3-7天就能过试用期!开始你的赚钱之路!转正之后,一定要记得先绑定自己的银行卡!——转正之后,你一天就可以发五篇文章了,记得,除非你是做视频和图集的,否则最好还是按照步骤3的要求来发文,阅读量会很不错!——当你拥有高阅读量的时候,也就是赚钱开始的时候,一定不要在你的文章中出现明显推送广告的信息,有人抱着侥幸的心理,一旦被平台发现一次,就是要封号的!
今日头条这些自媒体平台如何创作50万加的爆文?
第一个:账号权重
现在账号权重有一个很直观的表现,就是头条指数。指数跟权重几乎是成正比的。指数在400分以上就算是正常的;一般在450分左右;500分以上能算优质账号了。
权重直接影响账号的推荐量和收益单价,在账号权重低的情况下,需要先把权重提起来。
提账号权重的方法,就是在文章质量上下功夫,按照过新手期的方法去写文章,一般一个星期左右,权重会提高。
第二个:文章话题
话题是一篇文章能不能爆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话题也就是我们写文章的切入点,即写什么类型的文章,以什么人物、事件作为切入点。我们总结的有四个方向:
①人物
今日头条上有属于这个平台自己的热门人物,这类主要集中在明星群体,头条上类似于这样的争议人物有很多,他们几乎是固定的,所有就需要大家自己去多看,多总结,然后把这些人统计出来,多围绕他们去写。
②热门事件
热门事件即是追热点,但需要注意,追热点的时候不要发谣言 热点最主要的来源地:微博、新闻以及各个自媒体平台。
③特定话题
比如:农村话题,弱势群体话题,国产车,中日关系,中韩关系、明星对比,明星排名…等等 这些话题都是非常具有引导性、讨论性,比较俗、八卦的话题,这样的话题在头条上是比较容易受到大家追捧的 这是头条的用户层次所决定的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些话题其实就是搞心理认同感或者抵触感。
④对比反差(标题)
这一点需要跟标题相结合 即是前后想成强烈的反差效果,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由上到下,用前面的辉煌来衬托后面的落魄。 比如某个明星,以前非常火,走到哪儿都是人山人海的,现在落魄了,生活都顾不住了,类似于这样的题材。第二种,由下到上,跟第一种刚好相反,属于励志型的,从前面的吃苦艰辛到后面的成功。比如王宝强,以前就是一个小角色,少林寺出来的,长的也不咋地,但现在就非常成功。第三种:曲折型 这一种就是前两种的结合,有的明星一生就是这样,波澜起伏,可能刚开始很艰苦,后来火了,但又遇到些什么灾难落魄了....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几种文章话题。

2、新浪微博:
      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类的社交网站。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客户端发布消息或上传图片。我们可以把微博理解为“微型博客”或者“一句话博客”。用户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情写成一句话,或发一张图片、现在也可以发一段视频,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随时随地分享给朋友;还可以关注朋友,即时看到朋友们发布的信息。
微博的重要性:现在提到新媒体,大家都会想到双微,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除了微信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微博了,而近期微博的市值也已经攀升到200亿美元,微博的月活跃用户也超过3.6亿。而一旦有大事发生我们首先还是从微博知道的比较多,微博是一个公开的圈子,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公关渠道,相对于公众号来说每天发布次数不受限制,更加灵活自由。微博对企业的意义:一般而言,企业建立微博的目的和公众号也是大同小异的。对于企业来说,一般有如下目的,当然有的也只是部分目的。
①打造品牌:别人在建立全媒体渠道,因此我们公司也得建立一个,要不然单一渠道流量就被竞争对手完全抢光了;简单说就是增加粉丝数,让更多人关注,让更多的人知道有这个品牌的存在,通过微博上不断的刷存在感,默默的影响人们的购物观念,或者对于这个品牌的印象。比如海尔,到处抢热门,在各个明星或者受关注的大事件下评论。
②公关:这个不一定是在企业出现负面危机的时候才会用到的,有时候公司产品有问题,可能顾客通过微博私信就及时的了解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化,还有可以接受顾客的建议等,都是可以的。比如酷骑单车、招商银行。
③销售:部分品牌会在企业微博上来卖东西,通过秒杀的形式效果也是不错的。
④做公益:微公益
5、炒股
总而言之,相比微信而言,微博是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各种不同的角色:网红、微博达人(包括运动达人、美妆达人),有明星,也有各种官方媒体入驻,比如人民日报、山西新闻网等都有属于自己的新浪微博,还有我们个人的微博。


3、微信公众号:

     微信上有一个推送,前几天8月23日,是微信公众号诞生就满 5 周年了!5 年前,没有订阅号,文章也不显示阅读量;年入百万的大V 还很少。
2011 年,第一版微信诞生的时候,只能用 QQ 号登陆。在刚诞生时,并不是很被看好。
第二年 已经有了近 2 亿用户的微信,推出一个后来几乎改变了中国商业结构的功能——微信公众平台。“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句口号从公众号诞生以来,就从没变过。
一开始,公众号的使命是成为第二个淘宝,对接线下商家和中小企业,所以当时申请公众号,是要提供企业营业执照的。谁能想到,后来大批创业者、传统媒体人、草根创作者的涌入,让这个原本需要打电话推销求着别人来申请的工具,变成了如今谁都绕不开的互联网基础能源。去年公众号 4 周年,有人说,“感谢公众号,让我少奋斗十年”。

公众号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
     在公众号诞生之前,博客和微博已经颠覆了传统的传媒结构,信息发布和传播的权利,转移到了普通大众手里。
     2012 年,人们开始用起了智能手机,互联网的重心也从 PC 端转移到了移动端。
     2013 年 8 月微信推出 5.0 版,微信公众账号被分成订阅号和服务号,订阅号开始向所有组织和个人开放。自媒体的概念,从那个时候开始,第一次在中国被创造并广泛应用,各路创作者瞬间涌入。在这里,个人魅力被无限放大,很多大 V 从中崛起,年入百万者众多。10W+ 开始成为每个新媒体人的梦,围绕数据所展开的一系列工作,让公众号运营走向更加专业的方向。在这里,商家们用最低的成本,快速发布相关资讯,进而实现着用户服务、品牌建设、销售贩卖等任务。
到现在,公众号数量早已超越 2000 万,不管是企业、专业媒体机构还是个人,公众号都已经成为标配。
(1)用户分析:企业职员占比最高,达到了四成;从职业的稳定程度和消费能力来看,微信用户具备可发掘的消费能力。
(2)平台特点:
优势:拥有 8.89 亿活跃用户(截止到 2016 年 12 月),且日均使用时长超过 4 小时的用户占用户数的 30% 以上,总体来说用户流量庞大且粘性较高;
劣势:微信公众号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平台,用户想看到你推送的文章需具备 2 个要素:一是对方是你的微信好友,可以在微信群或朋友圈看到;二是对方订阅了你的微信公众号。因此如果新人想开一个公众号,那么前期运营会感到非常吃力。
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区别:
1.申请主体略有不同。
服务号只能是企业或组织等属于官方机构的主体才能申请,订阅号是企业或组织、个人等都可以申请,个人只能申请订阅号。
   2.两者消息接收不同。
首页二者在微信端展现方式不一样,服务号推送的消息后,可以直接在接收消息列表中展现出来,并有提醒,而订阅号发送消息后,所有订阅号都被收集到了一个文件夹中,不再单独展示,也无即时提醒。
腾讯为了限制企业的微信营销,保护用户体验,服务号每月只能发送四条信息,一年才能发送12条。订阅号每天可以发送一条。
服务号都有自定义菜单,并可以申请微信认证,只要是公司名字或商标基本都可以,订阅号只能是媒体类,政府类、艺人等非公司性质的才能申请,也只有经过微信认证后才有自定义菜单。
    3.接口开放的权限不同、高级功能有所不同,服务号有订阅号实现不了的很多功能。

如何选择用哪种类型呢?
大众服务类,有很大用户基础的企业适合做服务号,比如电信运营商,航空公司,电力公司,银行等,这些企业提供的是一些基础服务,不用发送更多的信息去做推广,也会有大量用户在使用企业的服务,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是把服务方式多元化了,如果用户体验很好,就会持续使用。服务号的功能接口较多,也便于提供更多服务,所以,基础服务类的企业是适合做服务号的。
     大众消费品行业是适合做订阅号的,如餐饮、服装、汽车、娱乐、电商等。任何一个面向大众的生产型企业,都需要不断的营销自己,产品和品牌,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市场地位或开拓更大的市场。这样的企业做的大量的工作就是广告营销,不断的把产品或品牌信息传递出去,以影响更多的消费者。理论上,企业用公众号不断的推送产品信息,采用订阅号是比较合适的(有个适度的问题,过多的广告会变成垃圾信息)。用户浏览好的信息后,会转发到朋友圈,从而促进品牌传播。
目前第三方微信开发已经很成熟,订阅号也可以做各种功能,如微网站,抽奖,报名,商城等各种功能,也给企业留下了更多的选择。
    也有一些企业采用的是双号策略,服务号做服务,订阅号做品牌传播。

(3)公众号所激发的商业可能性
①流量变现
    这是从微博时代,乃至个人站点时代流传下来的方式,也是草根自媒体最容易想到的方式。这类公众号在微信上其实也有一个官方的称呼,即“流量主”,顾名思义,就是以流量换广告费,通过展示甚至效果付费的方式来获得广告分成收入。

    2015年一项调查显示,段子手都是社交媒体上最有人气的存在,或许会有人质疑他们的品牌价值,但毋庸置疑,数据可以证明,在微信公众号群体中,阅读数最高的前十位里,以“冷笑话”作为关键词命名的账号占据多数。由于这类账号主打受众通常是草根人群,不为中高端广告主所青睐,因此,它们最有可行性和持续性的变现模式只能是微信官方开设的广点通平台,一个类似百度广告联盟的流量聚合交易市场。通过页面下方的广点通,一个拥有百万级真实粉丝的“冷笑话”类微信公众号,一个月可以获得最高超过10万元的广告分成收入,但由于腾讯本身在网络广告业务方面并不算十分强大,加之微信官方有意打压这类非优质内容,所以,广点通收入在2015年春节后大幅度走低,真的变成了“廉价流量”。

   ②众筹打赏
    目前,微信公众号的“原创”“赞赏”“评论”功能已成为多数自媒体人的渴望。为扶持优质内容,保障健康生态,微信官方从2015年年初开始逐步测试向一些拥有持续原创能力的媒体机构和个人主体发放“原创”标识,绝大多数获此标识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同时开通赞赏功能,接受人们通过微信支付可以直接实现的“打赏”,而不再是只能在文末放置一个转账二维码。这一功能极大地刺激了原创作者们的热情,据测算,类似“槽边往事”这样拥有极高人气的公众号,一篇内容赞赏过万绝非难事。
赞赏的粉丝经济场景,也可以转换成众筹模式,也就是为了一个预定目标发动事先付费的模式。无论这个预定目标是一篇文章,还是一个类似音箱之类的产品,众筹模式也已经顺应移动互联网大势,成为新媒体领域里的一种变现方式,特别适用于已经拥有一定品牌或明星效应的自媒体。
③电商
    这个模式对运营者的挑战更大,但想象空间也更大。不满足于仅仅为电商平台广告导流,一些定位于生活服务的微信公众号开始直接介入电商售卖,不求成为类似天猫京东这样的商城,只求在某一个高利润率的品类上建立品牌。
    例如“玩车教授”,这个微信公众号成立未几就获得了1500万元天使投资,投资人看中的不仅是那笔高达单日百万元的观致汽车广告订单,更是其团队正在积极介入的线上售车计划。再如“一条”,虽然这个可以称为“现象级”的公众号之所以能够站上微信公开课讲堂,是缘于其高品质的短视频,但据其创始人向我讲述,VC看中的绝不是其制作能力,也不是高达百万元的视频广告报价,而是其500余万粉丝的消费能力,这群对生活品质有高要求的中产,是包括美食、旅行、奢侈品在内的消费主力人群,“一条”有机会直接向他们提供服务。
    当然,一旦进入电商,一个小小的微信公众号,哪怕采用更多技术开发接口,也往往不能满足完整需求,因此,从一个微信公众号出发,开设App或网站,也是顺理成章之事。4原生广告
    如果没有精力做线下活动或电商,那么,原生广告恐怕就是最好的变现手段了。统计数据表明,美国2015年社交媒体原生广告成交额将接近40亿美元,并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在我国,社交媒体的热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已经超越美国,预期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广告总收入将接近150亿美元,其中,社交媒体上的原生广告成交额预计将超过20亿美元。
    有别于廉价流量,原生广告同时具备“低门槛”和“高姿态”两大优势,所谓“低门槛”,是指这一模式并不像广点通那样需要达到5万粉丝才能开通,只要有广告主或者公关公司愿意接洽投放,主动权完全在微信公众号手中,所谓“高姿态”,是指这些内容往往会被包装得“不像广告”,并且,广告主和媒体主均以此为一个追求目标。
    不过,虽然冠之以“原生广告”之名,熟悉传统媒体的人都知道,其本质也就是“软文”,只不过是在社交媒体时代有了个更好听的名字,以及更富技巧的包装方式——例如,“顾爷”就是依靠富有创意的原生广告而成为另类明星,形成了人们“追着广告看”的现象。新媒体排行榜抽样调查显示,超过15%的微信公众号,不论是来自媒体机构还是自媒体,都曾经通过原生广告获利,例如“石榴婆报告”“视觉志”都是其间大户。在一些竞争激烈、需要借助外部发声的行业,例如汽车、TMT,自媒体“软文”报价更是令人咋舌,10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头条报价超过5万并不在少数。
    依托原生广告的撮合交易平台也应运而生,包括一些自媒体联盟,论其实质,也就是以原生广告为主营业务的广告联盟。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原生广告都如同“顾爷”那般精良,广告主和媒体主之间的沟通成本也颇高,所以,更多的还是回到了批量发布的“软文”层面。
    除了以上5类,依托微信公众号所积聚的影响力,晋升为可以通过其他媒体的稿费获利的专栏作家,或者获得职业机会、得以出售账号,亦不乏先例。至于收取会员费的社群模式,在“罗辑思维”之后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坦白说,复制这种成功的概率很小。

①抢下公众号红利的第一波传统媒体人,罗振宇算一个, 罗振宇——罗振宇是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得到App创始人。2012年底,罗振宇打造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2015年12月,罗振宇作为创始人,推出知识服务App:得到。2012 年底,“罗辑思维”率先开通了微信公众号。
辞职之前,罗振宇做过央视主持人,比起崔永元、柴静不算出名。从央视辞职后尝试过不少品牌、公关培训的罗振宇 ,负责主持诊断腾讯,一战成名,成了腾讯公关部的座上宾。
也是在这个时候,罗振宇结识了 NTA 传播创始人申音,2012 年,两人合作打造了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赶上了公众号的第一波红利。

“最开始的时候,罗老师想做一个自媒体,安安静静的,就没想到做那么大。”罗振宇很早就意识到人格化塑造的重要性,为了塑造 “罗胖” 这一半虚拟形象,罗振宇没和任何人商量,就在公众号上做起了每天 60 秒语音。他甚至亲自在后台回复每一条留言,家庭纠纷、成长困惑、职场焦虑,每次都会写上一大段。
很快半年内,罗辑思维就从一款互联网自媒体视频产品,逐渐成长为全新的互联网品牌,罗胖也因此成为了全民知识偶像。2015 年 10 月,B 轮融资结束后,罗辑思维估值达到了 13.2 亿人民币。2016 年,得到 APP上线,半年后,“营收突破 1 亿” 的消息便传了出来,知识服务真正成了一门赚钱的行当。 
罗辑思维之所以取得成功,其因素有以下几点:
    (1)读书类节目相当缺乏。上一辈的电视人是有《百家讲坛》等节目,这是要求说话和着装都很中规中矩,并且仅在规定的时间才播出。毕竟是电视台呢。互联网时代的爆发后,大家更加忙着去玩了。电视这块屏幕现在也慢慢冷落而是去玩电脑。刚好这里有个很有学问“书童”用我们喜欢的方式读给我们,岂不快哉?读书还是一个能体现自身品味的事。读到一本好书,在分享的过程就是展示自己独特品位的过程。恩,我看了《罗辑思维》很不错,你也去看看。瞬间我的品味就提升了一个档次。
    (2)掌握了先天资源。资深媒体人的经验,让罗胖在人脉上及内容选择,话语表述上掌握了先天资源。他就是要做一个你喜欢听的节目。
    (3)罗振宇本人渊博的学识和出众的才华。其实不管是听罗振宇60秒,还是看其视频,都在想罗胖怎么学识这么渊博?曾经也想过,他到底是怎样记忆的?不会是每天现场读书一本,然后给我们讲解吧?
    (4)其分析事件的逻辑及角度极具吸引力。开场前其抛下的观点都会一步步有理有据的呈现分。把过程摆出来让大家看,让我们知道其在下结论分析时候的依据。

“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的吸粉技巧
“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之所以能短时间就吸引如此多粉丝,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对目标受众的把握十分精准。罗振宇老师经常说,自媒体是要等包养的。这句话看似不着边际,却道出了微信平台运营的真谛.。.包养一词形象生动,微信公众平台用户才是上帝,如何取悦上帝,如何让用户真正喜欢你,这才是微信平台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被包养那是最高的境界,用户关注平台直至离不开你,甚至愿意掏钱,这就是我们运营者最需要思考的问题。
      (2)坚持推送特色、原创的内容。逻辑思维每日推送罗老师的书评音频,罗老师的脱口秀更是粉丝们追逐的内容。但今天大部分微信公众平台没有罗老师的核心人物,绝大多数都还是靠复制粘贴过日子。但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平台推送给您的目标受众一定是他们最关心的、独特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忠实于原创的编辑班子,尽可能提供贴近受众需求的内容。
      (3)恰到好处地运用音频素材。逻辑思维每日一条音频推送,这成为很多粉丝每日早起的必读课。日常我们在运营的时候一味地推送图文,却忘了音频的这个工具。如果在恰到好处的推送一些个性化的音频素材,如粉丝留言、现场录音、编辑感言等等,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4)和粉丝的有效互动。罗辑思维的线下活动也很精彩,罗老师在线下的分享成了粉丝追逐的对象,各种沙龙、论坛成了罗氏理论最好的宣传机会。从中可以得出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一定要让线上线下有效互动起来,这是培养铁杆粉丝的好机会。
②“有赞” 这样的第三方服务商来说,公众号的意义或许更加广阔,它不止是一个培养皿,更是一整块巨大的市场蛋糕。
有赞——第三方移动零售服务商,它们的口号“做生意,用有赞”,实际上就是京东、淘宝的模式,但更侧重于用微信、微博的推广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有赞和微盟都是第三方微平台服务商。2013年 5 月,白鸦推出了 “口袋通”,同年 11 月,微信遭到淘宝封杀,白鸦立马意识到,巨大的机会来了:“我不知道我会做成什么样,但我知道这是个大家伙。” 他说,有赞原来是个交易工具,现在可以做支付了,能触碰到交易的底层。
注册(我要开店,输入店铺名称)——上传产品——推广——用户直接用微信下单到达商户手中,主要针对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入驻淘宝、京东等的微商群体,和直接建商城相比就是人家已经帮咱们建好商城了,只需要上传产品不断推广即可,简单好操作,低成本,但也有自己的缺点:不想咱们食安源微商城公众微信号一样有自己固定的粉丝,它只是一个第三方微商服务平台需要咱们微商的人每天主动的去推广,只是不需要像发朋友圈那样。
在用户集中的地方,跟他们交朋友,拥有自己的固定流量和用户... 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意识到,微信公众号所带来的商机。
2016 年,据相关数据统计,有赞全年交易额已突破 130 亿元,在做电商的公众号中,70% 使用的都是有赞。
i 排版、秀米、135等编辑工具,为广大运营者提供了极大的工作便利;中国的整个商业结构,正在因为微信公众号的出现,而呈现出巨大的转折和改变。
3、你我的命运也被彻底改变
微信公众号的出现,公众号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这些大V 的人生,千千万万像越哥这样的普通运营者,也因此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让无数像越哥这样的人,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自我价值。
同样幸运的年轻人还有创立公众号 “阿司匹林博物馆” 的越哥,同样是 90 后女生,同样运营着一个几十万粉丝的情感号。
除去这些风光无限的自媒体人,更多企业小编才是公众号生态下最基础的存在,他们日夜加班、追热点,为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一篇篇图文、短视频,成为我们安身立命、实现价值的重要武器,我们在死磕标题、讨好粉丝的路上,也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灵魂汹涌。

4、直播平台(简单了解):
    国内的网络直播,起源于2004年,在出现后的近10年里,直播一直都只能算是小众圈子里的娱乐,移动端视频直播流行之前,游戏和秀场为代表的PC端直播已有大量的用户基础。而移动视频直播的兴起,使直播的范围从室内走向了室外,应用的场景大大拓展开来了。直播已不仅仅是一种表演的形式,而是用户获取信息、满足需求、互动娱乐、社交的重要途径,成为用户消耗剩余精力的主要方式。
无论是直播平台数目还是直播的受众群体都在迅速地扩张,观看直播成为了许多人的一项日常。发展到现在,直播有多火呢:
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一)除了常见的秀场直播,接下来会出现以下几种直播形式:
1、购物类
用户对直播功能的需求已从单一转向复合,除了看画面用户还有交流、点赞,购物等需求。比如说淘宝、聚美优品、唯品会等购物网站直播功能上线前,就经历了卖家秀到网红推荐再到社区商品推荐的演变。

2、兴趣技能类
比起关注新闻媒体报道的大事件,通常人会花上更多时间去看与个人兴趣,与之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所以未来直播的内容肯定会更加细分,吸引更多专业人才,以满足用户特定的需求。
3、教育类
除了像斗鱼这种综合的直播平台推出教育分类,有很多线上教育平台也有视频直播课程的趋势。比如国际体验设计协会下属的Meia教育,也将开启UX行业大咖直播课,除了和大咖互动还可以在评论区提问。
(二)商业模式
1、打赏模式(常见模式)
观众付费充值买礼物送给主播,平台将礼物转化成虚拟币,主播对虚拟币提现,由平台抽成。如果主播隶属于某个工会,则由工会和直播平台统一结算,主播则获取的是工资和部分抽成。这是最常见的直播类产品盈利模式。常见的花椒、映客等都属于这类模式。
2、广告模式(常见模式)
直播平台负责在App中(包括banner、直播广告图等)、直播室中或直播礼物中植入广告主广告,按展示/点击或购买情况与广告主结算费用。
3、导购模式
    一般电商类直播产品/竞拍类产品采用该盈利模式。
主播红人有自己的店铺(淘宝店、微店等等),或者有店铺需要主播进行营销推广,主播在直播时,推荐店铺商品,用户直接一键购买或者加入购物车,直播同时有优惠或参与竞拍,最终主播与直播平台按照既定比例分成。
4、付费直播
   
  付费直播可以有2种模式,一种是主播开通直播需要付费,由直播平台提供更高级的直播服务;另一种是观众看直播需要付费,由主播设置入场费用,平台和主播分成。
另外,付费模式还可分为按场次收费、按分钟计费等,方便主播选择适合自己的直播方式,合理增加自己的直播营收。
以上几种模型,既可独立存在,也可混用。总之,直播本质上是一种流量变现渠道,和新闻、电商、视频、工具等产品一样,其对用户的价值就是,让用户发现自己的兴趣点,支持喜欢的主播、消费他们的内容。对于直播平台而言,其商业目标就是探寻用户访问路径,挖掘流量价值。
 
三、总结:自媒体如何能够走得更远:企业应该把新媒体看做与消费者沟通的纽带
与消费者达成一个良好的沟通平台
1、形式:多样化、多渠道
2、内容:尽量原创、实时
3、标题:吸引人、多关注并利用热点,走在前沿
4、自媒体人:多看多学多写多练,提升自身素养,研究每个平台的优势劣势,学会结合自身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既不浪费时间,又达到了宣传自己的效果